主页 > 优美散文 > 正文

桃花心木课文解析,桃花心木全文内容

2024-01-12 13:35:13 来源:禾旺文学 点击:18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类课文占比很大。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我们对散文教学的认识和研究却很有限,既不知道应当教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教,散文“散”教成了现实。如何从散文特性出发,让学生在散文阅读中最大限度地汲取语言营养,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熏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

一、散文特点与散文教学之弊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一般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三种。尽管类型有所不同,却有共性特点:1.短小精悍,自由灵活;2.内容丰富,形散神聚;3.意境深邃,情意盎然;4.诗意浓郁, 富有文采。

这样由事而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丝毫没有突兀之感而段首的“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一句,则实现了从种树到说理的“华丽转身”。为了证明这个道理是正确的,文章最后又从哲理的议论回到桃花心木本身,说它长。

桃花心木全文内容, 散文特点的独特性、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散文教学要取得理想效果并非易事。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下的小学散文教学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2.见“类”不见“个”。散文教学经常不考虑阅读文本的具体个性,把“这一篇”散文教成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有教师教学《怀念母亲》时,遵循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围绕“怀念”这一文旨,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中“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生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等重点词语和句子展开教学,从中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无比眷恋和深切怀念。在执教者看来,“语言是有温度的,好的散文就是通过优美的语言抒发感情的,品味了优美语言就教出了散文的味道。”乍听,言之有理;细思,却觉不妥。因为,任何一篇散文特别是文质兼美的散文都通过内涵丰富的语言文字来抒发情感,如果说,体悟了这些内涵丰富的语言,就抓住了散文教学的“牛鼻子”,就凸显了散文教学的文体价值,散文教学岂不又陷入了新的千篇一律、千课一面的泥淖?况且,散文文体,“个性”最强。同是散文,《怀念母亲》与《山中访友》《匆匆》《珍珠鸟》,甚至是季老的另一作品《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相比,其抒情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无视散文的“文本个性”,一味以体会重点语句为核心教学价值,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套路去对付所有的散文,注定是要失败的。

3.见“物”不见“人”。笔者听过不少教师执教《乡下人家》,尽管个人能力、教学风格、设计思路、课堂实施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惊人相似,那就是无一例外 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瓜藤攀檐、鲜花盛开、雨后春笋冒、母鸡觅食、鸭子戏水、门前吃饭、静谧夜晚等优美画面,体会“乡下人家,不论 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却独独把“乡下人家”给彻彻底底地遗忘了,硬生生把《乡下人家》教成了《乡下风光》。其实,除了 文题有“人”,课文中的许多地方都写到了“人”,如“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都写出了乡下人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又表现了乡下生活的自由、惬意和快乐。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风物背后,无不闪动着“人”的生活、思想和追求,忽视了“人”的存在,这篇课文的阅读就失去了一半的美。

4.见“知”不见“情”。一些老师看到一篇散文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有哪些语言现象,能学到哪些语文知识。于是,整个教学设计就紧紧围绕着这些内容、知识展开。课堂上,教师一个接一个地提问题,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一个又一个地回答问题,回答完教师的问题,了解完文章内容,知道了语文知识,一篇散文也就学完了。《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小艇的样子,课文用“新月”来形容小艇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水蛇”来形容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教学时,当学生明白了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后,教师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为什么要选用“新月”而非“镰刀”“眉毛”之类,“新月”一词隐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教师不作深究、不加品味。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文知识,领会语言表达固然需要,但是,倘若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容分析和知识传授上,没有从散文的角度来关注散文的意境,不顾及散文给学生带来的审美体验和语言感染,不重视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实践,留给学生的充其量只是诸如“形散神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概念化词语,根本难以领悟散文表达之美,体验散文写作之妙,也就失去了散文应有的文体价值。

此文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写起,写到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引出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

二、依据散文的文本个性教出“那一个”

1.基于“这一篇”的教学目标确立。

在王荣生教授看来,散文阅读与教学的密钥就在于,首先要始终在“这一篇”里,其次再建立学生与“这一篇”的联系。而“这一篇”所显示的其实就是“文本个性”。因为,散文是一种个性化的文体,每一篇散文都有其个性化的言说对象、语言形式、情思心绪、内涵意蕴,即便同属于叙事散文或抒情散文或哲理散文,但依然有其独特的特质,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就得依“文本个性”而定。试以抒情散文为例。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抒情散文,全文没有完整的事件过程,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少有感人的细节描写,而是从心灵感受、内在感觉的角度,运用简单叙述的方式,略写丧母的悲恸,详抒出国后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和怀想。而作者的抒怀方式更多的不是使用感人至深、动人心扉的文辞华章,而是借助当年写的四则日记节选,以及散文《寻梦》的开头和结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不论是日记节选还是文章首尾引入,目的都在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让读者窥见作者当时的心路历程和心灵轨迹,从而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怀念母亲》一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并不是语言优美,而是借用日记抒发情感的表现手法,以及这一表现手法的独特作用。

2.基于“这一篇”的教学内容研制。

(1)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形”。散文是一种美文,美在构思,美在文辞,美在节奏,美在修辞,美在写法,这就是散文的语言表达之“形”。为了表达的 需要,散文写作者无不讲究“形”的选择与创新,散文的“形”一旦粗糙,一旦与文章内容脱离,就成了一副皮囊。因此,散文的教学价值之一就在于品味语言之美和表达之妙,以磨砺学生的语言敏锐感。

(2)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人”。“阅读散文,不仅仅是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 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王荣生语) 散文阅读如此,散文教学亦然,就是要让学生透过那些“人、事、景、物”,触摸到作者的“心跳”,读出那一个“人”来。

《山中访友》一文有这样一段话:“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不是一般化的想象,而是充满着童心童趣,洋溢着曼妙的气息和浪漫的色彩。一般人想象眼前的树木,无非是从树木本身出发,说成“哨兵”“少女”之类,而这段话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想象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这样的想象并不简单,在古代文学大家那里,这样的感受是很普遍的,就是物我两忘,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种心境,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一种情怀,他把自己的影子、月亮和自己都当成了难以分开的整体。辛弃疾也说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种幻觉式的想象并不是空穴来风、异想天开的,而是作者置身树林、身心敞亮的必然结果:刚走进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就让作者感到亲切、温暖;紧接着是“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树望着“我”,“我”望着树,不知不觉间,“我”陶醉其中,物我两忘,似乎树也成了这片树林中的一员。“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树木生长的伟大和神奇,也自然融入了作者的丰富情感,让读者有一种亲历的感觉。如此,从“我”仿佛变成了树的角度表现“我”与树的情意交融,比单纯地写自己如何喜爱这片树林,无疑更能传达出心理的体验过程,也更富有艺术美和感染力,最为关键的是,它写出了作者这个“人” 的独特情感体验。

(2)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散文更是如此。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是极具个人化的言说产物,表现的又是作者眼中、心中特殊情境下的独特的感觉,因此,散文阅读如果不体味独属于“这一篇”的“那份情”,显然是遗憾的。

文学大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语言清雅质朴,少有描绘与铺陈,但情感含蓄而蕴籍,不细细琢磨是难以体味的。特别是文章结尾如此写道:“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不少教师望文生义,从“思乡”二字,想当然地认为这句话说的是“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情况真是如此吗?非也。

课文结尾的这一感慨,是作者几十年后故地重游,“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而发出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样的情形早在几十年前作者就领略过。文章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德国哥廷根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的独特养花方式,让作者感到“吃惊”;女房东平淡又蕴含自豪的“正是这样”,让作者感到“吃惊”。显然,养花给别人看,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了一种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核心和真谛是什么呢?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作了进一步的阐明和揭示。作者从“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街头见闻,想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哲理和人生境界。由此可见,作者的这番感慨,既因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精神,又基于国人自私自利的客观现实。如此,我们不难理解,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并非怀念留学生活,也不是思念家乡,而是寄托着一种深深的希冀,期待中华民族也像德意志民族一样,“自己的花让别人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梦”如此含蓄委婉、意蕴深长,又如此满怀真情、饱含深爱,季老的爱国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昭。

(5)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我”。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儿童生活与文本世界的结合与融通,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追求,散文教学尤需如此。好的散文教学,就是要让文章所营造的生活世界、美好情感,像一道道光照亮孩子的现实生活,让他们的心灵和精神找到安顿之所。这就要求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这一篇”中作者的人生经验对接,发现自我,改变自我,表达自我,读出那一个理想中的“我”来。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有这样一段议论式、概括性的话语:“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作者由桃花心木的生长联想到人的生存,联想到生命法则,其含义是极值得回味的。教学时,可抓住两个“不确定”,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不确定”的事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自己原来考试成绩都不错,可这回却考得不好,心情沮丧;有的说父母、伙伴误会了自己,这是他没想到的,感到很委屈;有的说前两年家里突然发生了火灾,所有家当全被烧光了;有的说前几年父母突然下岗,家里没了经济来源……“面对这些种种不确定,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趁热打铁,学生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克服“不确定”的生活体验。就这样,学生从树木生长的“不确定”,拓展到自己生活的“不确定”,切身体会、亲身经历、切肤之痛让他们对文中这段话的理解更为深切,对蕴含在文字背后的人生哲理体会更为深刻。就这样,学生把自己读了进去,既读懂了树木,也读懂了自己,更读出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经典,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桃花心木这种树木。第二段(第3至14自然段):“我”从种树人那里得知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5.16自然段):桃花心木茁壮成长。写作特点: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去哪里治疗癫痫病好

河南专治癫痫的医院

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靠谱吗

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评价

云南癫痫病